克服考试中的“舌尖”现象
老师,我常常在考试的时候有这样的感觉:看一道试题时,明明知道是学习中已掌握了的东西,却就是怎么也想不起来究竟该怎么做,无从着手,而一下考场,又顿感“豁然开朗”……
在考试中有时会出现这种现象,一些很容易的题目,答案就在嘴边盘旋,但就是写不出来,心理学家称之为舌尖现象。“舌尖现象”是许多考生在考试中都碰到过的难题,“舌尖现象”是指信息在大脑中已被储存但临场却不能被正确地检索、提取。出现这种现象的原因是多方面的:或者是原来掌握的还不够牢固,或者是在考试中过于紧张,如在考试中,当碰到一道题做不出或可能做错时,常常会产生这样的念头:“完了!这次肯定要考砸了!完了!完了!后面的题可能更难!”自己给自己制造压力,自己给自己制造恐慌,结果呢,考试真的失败了。
支招:
1、不要对考试想得过多,把它当成一次平常的练习。如果平常把练习当成考试,把小测验、小考当成大考,那么遇到真正的考试的时候,自然会适应大考的紧张气氛,减轻心理压力。
2、保证充足的睡眠。睡觉前一个小时不要再看书、做习题或做剧烈运动,让身心进入休息状态;躺在床上听听轻音乐,试着慢慢的从头到脚放松;即使一时睡不着也不必担心,据研究表明人即使一天一夜不睡觉也不会影响智力的发挥,而往往是睡不着带来的心理焦虑影响了发挥。
3、忽略对结果成败的关注,力求有稳定的瓦伦达心态。瓦伦达是美国走钢索的杂技演员。对此,瓦伦达说:“我走钢索时从不想到目的地,只想着走钢索这件事,专心专意地走好钢索,不管得失。”后来,心理学上把这种专注于做自己的事情,不为赛事以外杂念所越到考试的时候,目标和定位就要越淡化,尤其是在考场上。不要过多地考虑考试的“后果”,是突破“茫然情境”的最重要因素。
4、无论平时学习多么认真,总会有些地方学得不是很扎实,特别是处在紧张的考试环境中不可避免地会出现舌尖现象,这时要保持冷静,不要慌,马上跳过去,投入后面试题的解答。
5、如果过一段时间还不能想出答案来,就要努力回忆面临的问题与以往所学的哪些课程、所记的哪些笔记及练习题有关,从而找到解决这一问题的有效线索。如果还是不能记起来,就应暂时放下这道题,把注意力转移到其他题目上,以免耽误太多的时间,也许过一会就能找出答案,更有可能在做其他题的过程中受到启发而茅塞顿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