得胜门前红旗招展壮雄威  红梅枝头喜鹊高鸣中金榜

发布时间:2022-08-16 阅读次数:

梅岭中学2018年中考动员仪式

    6月11日上午7:20梅岭中学两校区同时举行2018年中考动员仪式。操场上旌旗飘扬,鼓声震天,在激昂的音乐声中,在老师和家长们热烈的掌声中,初三年级的勇士们排着整齐的队伍在班主任的带领下精神抖擞地走过“得胜门”。

首先梅岭校区初二(7)班杨智晨同学和京华校区初二(1)班陶弘毅同学代表初一和初二的同学们发言,为即将走进中考考场的学长们壮行。随即初一同学送上盆盆红掌,祝福初三的勇士们全线飘红、尽在掌控,初二的同学们有的送上“金榜题名”的书法作品、有的送上必胜客、有的送上德芙巧克力……一份份暖暖的礼物,承载了初一初二同学们对于学长诚挚的祝福。

梅岭校区初三(11)班蒋顾帆同学和京华校区初三(8)班姜雯代表初三年级深情发言,她告诉同学们所有的努力必将获得回报,命运没有理由不垂青于向上的“我们”,上天没有理由不眷顾于奋发的 “我们”;所有的努力都从未沦为泡影,所有的坚持都是梦想的基石;最后的磨练“我们”承受得起,奋力挑起的是肩上的信仰。她表示,所有初三年级的学子一定能够怀揣希望,握紧信念,一往直前。

最后初三级部仲进勇老师发言,他激励初三全体师生用三天去证明三年,证明大家的努力、汗水以及坚定的信念。他祝愿六月十七号下午17点10分从考场的座位上离开的每一人,都能够自信地对自己说:我无怨无悔……

仲老师带领所有初三的同学们高举右拳,庄严宣誓。高亢的口号在校园里回荡,那是初三学子的誓言,那是初三学子的信念。

6月15日2018届梅中学子将走上中考的战场,初三加油!梅中必胜!

附:蒋顾帆同学发言

老师,同学们:

大家好。

我是初三(11)班蒋顾帆。今天,初三学子齐过得胜门,也收获初一初二同学们满满的祝福。晚上食堂的工作人员还将精心为我们准备糕粽,在此请允许我代表初三所有的同学,对老师们,学弟学妹们,学校所有的工作人员们,真诚地道一声:谢谢!

今天6月11日,这对四天后即将走上考场的我们来说是一次鼓励,更是期许。

庄严的仪式,真诚的祝福,昂扬的口号,都将化作一股股动力,激荡在我们心中,鼓舞着我们前进。仪式之后,同学们又将投身学习,做最后的努力。时间永远那样匆忙,留下的不过最后四天。我也清楚,此时此刻站在台上,若我振臂疾呼“全力一搏”,似乎略迟;若我深切劝慰“平稳心态”,又似乎太难。斯普特尼克时刻早该来临,人生屈指可数的要事岂能看淡?

于是两难间,我最终选择告诉大家,握紧信念。

我们是整装待发的战士,即将跨入硝烟弥漫场,一路携手并将一直走下去的,唯有信念。分数决定一时,信念决定一生。面对激烈的竞争,坚信自己能行,握紧信念,才能镇定从容,处变不惊。想一想吧!多少日夜在拼搏,多少汗水曾挥洒,每晚八点半、九点甚至直到十点,思梅楼的灯光都不曾熄灭。既然如此,命运没有理由不垂青于我,上天没有理由不眷顾于我。

握紧信念绝非精神胜利法。我只是告诉你,所有的努力都从未沦为泡影,所有的坚持都是梦想的基石。最后的磨练我们承受得起,奋力挑起的是肩上的信仰。

很多同学应该已经问过自己这样的问题:把中考看作什么,它在一生中究竟占多大的分量,中考中有什么小目标,实现的机率大概是多少,中考后达成或否又有什么打算。志愿已经填报,成绩趋于稳定,既然对中考有了清醒的认识,用“我坚信我能行”的心态坦然迎接,我以为是最好的方式。

前方,中考的战鼓已悄然擂响;身后,亦留下串串美丽的脚印。俯身拾起记忆的碎片,三年来,在校园里的一幕幕又涌上心头。从学梅楼到赏梅楼再到思梅楼,梅中见证了我们的进取与成长;学,赏,思,三字教诲更是承载着对我们的期许。我们从学中赏,从赏中思。初入校园的好奇与欣喜,游刃有余的欢畅,都已褪去,如今的我们是身肩责任的初三,为理想拼搏的初三。

一年前,踏进思梅楼的那一刻,我们就开始思考可能关乎我们一生的诸多问题,开始用自己的眼光看待世界,感悟生活。这许是思梅楼蕴涵的启示,但我以为这“思”应不止于此。缤纷的三年,是分享笑与泪的时光,也将成为永远的思念并被珍藏。灰黄的校服,风格迥异的老师,并肩向前的伙伴……我与梅中,或者说是梅中与我,都将成为萦绕心中的温暖。

中考是挑战,也是洗礼,未来必将有更多艰苦。中考的奋斗历程足以指引我们前行很久。生命中,不断有得到和失去的,收获的和遗憾的它们都将化作点点星光,见证我们青春最美好的时刻。

等到6月28日,我们可能感受的是不一样的心绪,或喜悦,或忧伤,或欣慰,或释然。但现在,我们所有人都感受着同样的紧张与激动,为梦想。同学们,奋力一搏吧!我们坚信:有志者、事竟成,破釜沉舟,百二秦关终属楚;苦心人、天不负,卧薪尝胆,三千越甲可吞吴。请用最美的时光书写辉煌,纵然一路坎坷,也要把所有黯然化作灯光,照亮梦的前方。

怀揣希望,握紧信念,一往直前。

初三加油!梅中必胜!

谢谢大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