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0名骨干教师圆满完成高级研修班培训任务

发布时间:2022-08-16 阅读次数:

 

81-4日,我校杜稼勤、余云中、张超、经浩、展红、应爱民、张萍、陈恒、陈翔、沈峰共10位教师参加了市教育局师资处主办,邗江教师进修学校、江都教师进修学校协办的“扬州市2010年扬州市中学骨干教师高级研修班”(分第12两期),有幸聆听了辜伟节、成尚荣、黄正瑶、胡惠闵、严华银等诸位教授和大师的讲座。

各位专家的讲座有不同之处,江苏省中学教授级高级教师、市教研室市教科所辜伟节主任结合教师参加扬州市首届“运河杯”教育科研论文评比中存在的问题谈《骨干教师教科研之路》,指出参评论文的4个特点、10大缺失,提出论文写作的四大建议,提出要将论文视为一种科学的研究过程、视为一种规范的检验过程、视为一种系统的建构过程、视为一种常态的积累过程。辜主任为我们指明了教科研的途径、方法。原国家督学、原江苏省基教所成尚荣所长的讲座《教学改革的核心、重点与走向》用具有诗意的语言畅谈教师应有对教育教学的想象、老师应具有追问的习惯,特别是对有效教学、有效课堂进行追问,让人激起对流行口号的再思考,他的旁征博引引起我们参培教师的读书冲动。江苏省中学教授级高级教师、扬州市名师工作总室领衔教师黄正瑶《关于教师专业再发展的几点建议》主要谈三方面内容,即教师专业再发展的必要性、内容、方向和途径。黄老师开列近10本教育理论与实践的经典著作,针对职称评审、骨干评审与考核、省特级教师评审、教学常规检查、听评课这五个方面教师存在的不足,提出建议及今后努力的方向。华师大教授、博导胡惠闵的《课堂教学研究与教师专业发展》讲座让人敬佩的同时也对胡教授及其团队的研究精神所折服,胡教授根据《基于学生经验的课堂学习活动设计》研究项目,提出“课题从问题来,问题从差异来”,只有立足于解决教育教学中遇到的实际问题,科研才有生命,才有价值,才能吸引更多的教师参与到课题研究中来,从而不断改进教育教学,促进教师专业发展。他们用专业的方式推进课堂研究,很好的解决了理论与中小学课堂教学实践的有机结合,给出的“课程分析”、“教与学过程的概念”、“学习活动设计问题”这三种分析框架,给出了科研写作框架与思路。江苏省特级教师、江苏省教师培训中学严华银副主任的讲座《研习“人文”,修炼“精神”》讨论了四个问题,分别是现代教师群体状态分析、教师专业发展追求人文素质、什么是“人文素养”、人文素养提升的路径和方法。特别是严老师介绍的对联“若不撇开终是苦,各自捺住即成名”让人深思。

各位专家、大市的讲座也有共通之处,那就是,都强调了教师专业发展是新课程推进的关键因素,是一个持续发展的过程;都强调了课堂教学这一永恒的主题,关注有效教学。

几天的学习是短暂的,但留给参加骨干教师研修班的学员的思考是无尽的,我们会继续努力,行走在探索的道路上。(报道:教科处  余云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