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编者按】“六一”儿童节前夕,扬州晚报以“孩子,你快乐吗?”为主题,对有关幼儿园和小学的部分儿童进行了调查。调查显示:半数儿童“不大高兴”,“觉得很累”。对此次调查结果,梅岭中学应爱民副校长接受了记者的采访,并发表了自己的看法,现转载于后,以作交流。
梅岭中学副校长应爱民,从事教育工作17年。他坦言,现在的孩子们,真的太累了;而他们本不该这么早就参与竞争——而且,这种竞争本无必要。
“站着看坐着看,效果没区别”
“现在的儿童,承载着太多的压力。从早到晚忙做题,这肯定不应该是儿童要过的生活。”在应爱民看来,现在的孩子,过早地参与了竞争,“分数,排名,但这些竞争其实是毫无价值的。”
他打了个踮脚尖的比方,“我们过去看电影,如果有人站起来看,后面的人看不见了,就也跟着站起来看——最后大家都站起来看了,更有甚者,甚至要踮起脚尖。其实站着看和坐着看,效果没有什么区别,但付出的体力却更多了。”
“现在大家都知道孩子累,但也确实面临高考这个现实问题,不能回避。大气候就是这样,我们能做的,也只是改变小气候。”以梅岭中学为例,学校也尽量给孩子们多搞一些活动,“在完成学习任务的同时,让他们感觉到快乐一些。”
不久之前,学校还专门组织了趣味运动会,“学生们狂热得一塌糊涂,就像过节一样。”应爱民说,这些活动的目的,就是为了调节他们的情绪。“你不可能不要分数,但我们要尽量让他们感到快乐。”
现在大家都是带着镣铐跳舞
“我们目前的教育方式,对某些人有用,但大部分都沦为了陪读——他不适合,但选择的余地又比较小。”在国外,“比尔·盖茨敢退学,我们有多少人敢冒这个风险?”应爱民表示,现在大家都是带着镣铐跳舞,这种转变,还是需要很长的时间。
应爱民认为,省里“五严令”的出台,就是要为孩子们减负创造一个制度化的环境,“没有必要让孩子们把脚尖都踮起来,踮起来还是这个结果,毕竟资源只有这些。”
“现在孩子上培训班的太多了,我们没有统计过,但肯定不在少数。”应爱民分析说,从小学五年级以后,很多题目,家长就不会了,“现在小升初的奥数,我们都不一定能做出来。”家长在学科上指导能力不够,只好把他们送到培训班去,“现在独生子女的教育,非常不容易。”
国外孩子主课当副课上
应爱民说,在国外,很多孩子的校外经历,也可以算作学分,而且他们的就业压力没有我们这么大,“不用担心结果,过程也就会更超脱。”
应爱民曾经多次到国外的学校访问,他感触最深的一点就是,“人家的主课当成副科上,副科当成主科上。”在英国和澳大利亚这些国家的学校中,也经常能看到孩子们背着很大的书包,“里面装着乐器啊,足球啊,这是他们真正在学的东西。”
在英国,修马路的工人,不比白领的工资低,但在中国,收入差别却要大得多。“他们只要基本生活能够保障,就可以去做自己想做的事情。而我们,即使在学美术、舞蹈,也是用来求学的手段。”
千万别做“第三类”家长
“我觉得,将来对孩子们生活起更大作用的,其实就是大家平时不太关注的副科。”应爱民列举说,“历史、地理、生物,还有音体美,对人们日常生活质量的提高,生活方式的改变,肯定比语数外要重要得多。”
而与此同时,国内的孩子们却要提前面对生活的压力,“学校和家长其实都不愿意。但是也没办法,以后找不到工作怎么办?没有安全感的情况下,家长只好让他们去参加培训班、辅导班。”
应爱民分析说,现在中国的家长可以分成三类:既懂得教育,又非常有责任心的,这样家庭的孩子才容易成才;家长没时间过问,这样的孩子也容易成才;而第三类则是让人非常头疼的,“有责任心,但是不懂教育的。”他介绍说,“辅导班刚上完,就要接着让孩子做题,电视也不让看。完全把孩子处于自己的视线之下,这不是教育,是控制——最终会导致孩子对学习的厌倦。”
“对他们更宽容一些。”应爱民建议说,儿童,至少应该有时间睡觉,有时间玩,而不是完全把时间花在学习上,不顾身体,“这是最底限的要求。”除此以外,在日常生活中,老师和家长也要有意识的让孩子更多去和周围的孩子交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