打破了枷锁,获得的快乐不仅仅是你一个人

发布时间:2022-08-16 阅读次数:

打破了枷锁,获得的快乐不仅仅是你一个人

——学习山东杜郎口中学感受与启示

 

扬州梅岭中学    余云中

 

杜郎口的学生的最明显特征有四个:一是自学能力,二是良好的语言表达能力,三是勇敢、自信的精神,四是良好的竞争心理。

杜郎口的课堂,发言有三个等级:等待机会、争取机会、创造机会。如果总是抢不到机会发言怎么办?学生可以通过自揭错误,以期获得发言,这就是自己创造机会,在争抢中发言,大家有合作也有竞争,这不是培养了良好的竞争心理吗?

任何一所名校都必须有一种精神和目标引领着全体教职工前进。杜朗口中学引领教师“关注学生生命”、“关注学生发展”、“关注‘课堂因互动而精彩’”并真正地落实到教育教学当中。

教学管理的三个重要措施:

1、好课标准的三个量化指标将好课的评价基点定位于学生的动

一是课堂气氛要热烈、和谐、民主,学生敢问、敢说、敢爬黑板、敢下桌讨论,形成一种积极主动、争先恐后、紧张活泼以及读、说、议、评、写贯穿始终的课堂学习环境。

二是课堂形式要多样。采取各种各样的学习方法,调动学生的积极性,举办男女生竞赛、曲艺节目、讨论辨析、小品表演、擂台比武等活动,都可以堂而皇之地走进正式课堂。

三是学生参与人数多、密度大,力争做到人人有份,这是课堂教学改革成功与否的关键。学校通过比例量化考评成绩,以参与人数除以班级的比例高低衡量教师教学成绩的优劣。

2、上好三种课

1)示范课:学校领导,全部走上课堂,并让学生真正动起来;各科教学骨干教师上好示范课。

    2)过关课:绝大多数教师经过努力,有了“过关斩将”的成功感,对于课堂教学改革充满了信心与希望。

    3)跟踪课:对于个别被阻隔在“关”外的教师,有学校领导或骨干教师对其跟踪听课,有的放矢地指导,直到他们真正过关为止。

3“一谈二警三停”

 实施相应惩罚措施“一谈二警三停”。一谈,就是第一次课堂不达标者,校长先与其个别谈话;二警,就是第二次再不达标者,要在学科组会上予以警告;三停,就是如果第三次还不达标,让该教师停课一周,专门听优秀教师的课,有业务主任作专题辅导等。

 

启示之一:教师的角色定位

最难改变的不是学生,而是老师。老师的理念决定了老师的课堂,什么是最省事的课堂,就是老师讲,学生听。一旦把课堂让给学生,教师要付出更多的努力。如何才能学好杜郎口, 校长是关键,学科主任是保障,教师起决定作用。

学生动起来不难,学生本来就喜欢杜郎口这种形式。问题是老师不动起来,学生怎么动起来,想动也动不了。

放手就是爱,曾经,崔其升几乎是这样恳求自己的教师,少讲乃至不讲。在课堂上,老师应该是方向标,指路牌,要把课堂还给学生,要相信学生的能力。

从表面上看,现在学杜郎口的学校很多很多,但老师真正动起来,真正去相信学生却少而又少。很多学校的老师依然牢牢把握课堂的主动权,并没有把这项权力还给学生。他们学到的是,四周挂满黑板,课前预习,分组讨论,但教师讲得并不少。

    10+35”模式→“0+45”模式→“10+35”模式变化过程与坚持的艰辛。

 

启示之二:量化考核

学校管理的重点依然是落在课堂教学上,不同的是,今年开始,校长崔其升明确提出了去制度化的管理策略。杜郎口就连奖惩和聘任,不搞量化考核,堪称异类,关键:从能做事到会操心。(学校尽其所能,解决教师后顾之忧)

学校现在是不是有一整套规章制度,并且人手一册?。考虑到学校受到的关注程度,大家以为学校一定会加强管理,对课堂教学、工作纪律、环境卫生等各个方面做出一些细致明确的规定,并加强奖惩力度。老师们的回答令人意外,他们说,学校现在没有这样成文的制度规定,一切都是约定俗成,大家都习惯了

崔其升校长说,只有在没有秩序、没有标准、教师思想混乱的情况下,学校才需要制度。秩序建立起来,就重在自律了什么问题上了墙,其实就是说明这个问题学校还没有解决。而在杜郎口中学,不是学校没有问题,而是问题能够马上被发现,并马上就能得到解决,所以不需要成文的制度。

    因为没有成文的规章制度,杜郎口中学也就没有现在很多学校普遍采用的量化考核制度。奖惩教师,依据是教师的工作态度、工作业绩,但是这些都是相关领导自己的判断,不是根据一堆数据得出的结论。教师的奖惩是这样,甚至教师的聘任也是如此。在杜郎口中学,教师聘任依照这样的顺序:校长室聘任学校各处室主任,学科主任聘学科教师,年级主任聘班主任,班主任聘任课教师。最后没有被聘任的老师负责学生生活,做一些后勤工作。如果后勤工作也没有聘上,就只能待岗。这个过程,也只有各种意见,不靠打分。

会不会有领导徇私舞弊,或者落聘教师心怀不满?杜郎口的领导和老师都不觉得这是一个问题。他们的看法是,工作做得好不好,别人都看在眼里,自己心里也清楚。董立强虽然是新教师,但他工作非常主动,因此经常得到学校的表扬和奖励。副校长张代英的一个大学同学也在杜郎口中学工作,因为工作不积极主动,缺少团队意识,落聘了。她哭着找到张代英,既不是求情,也不是泄愤,而是找老同学谈心,表示了自己的悔意和决心。在后勤工作上,这位老师有了与以往截然不同的表现,重新获得了领导和同事的认可。

 

启示之三:反馈渠道与周期

杜郎口的教师值日制度和反馈制度概括为六个字:小周期,快反馈。每天学校有2位值日校长,3位值日年级主任,每个年级有2位值日班主任,都是干活的。加上学校原有的各级领导班子,每天负责监督检查的人员占了学校教师总数的近一半。这么大的检查力度,加上每天两次的反馈会,有什么问题马上就能够发现,而且能够在第一时间得到解决。

请看一次工作反馈会过程。当天的值日校长、学校政史地学科组长常燕老师向老师们通报了上午的听课情况,重点指出课堂中存在的问题,数学老师陈宝国因为课堂教学有创新,被奖励50元,几位班主任和年级主任因为工作出色也获得了一份奖品。随后,年级和学科组相关负责人简短地交代了一下工作。10分钟左右,会议结束,教师们或去教室上课,或回办公室备课。常燕向记者介绍说,值日校长负责当天学校的全面工作,与校长共同处理全校各方面的常规工作,但以教学工作为主。这天上午,她听了3节课,其中第三节是转听,就是在教学楼里转,每个班听几分钟。这样的听课,值日校长每天上午、下午、晚上至少要有一次。在当天下午和第二天上午的反馈会上,值日校长把检查情况向全校教师通报,表扬优秀,指出不足,提出建议。对表现优秀的教师,可提请张代英副校长批准后给予一定的奖励。值日校长还要与学校领导和其他值日人员沟通,根据各学科、各年级当天的表现进行排序评比,优秀学科和年级可获得50150元的奖励。当然,有奖也有罚,如果出现问题,普通教师可能要被罚50100元,领导的被罚金额加倍——200元。为增强团队意识,教师个人奖惩情况会影响学科组、年级组的考核。值日校长一天工作下来,学校给予10元津贴。

学校的校长、年级主任、学科主任、班主任,以及教学验评组每天都会出现在教室里,学生板书是否工整,相邻两个学生板书的内容是否按照规定没有重复,小黑板上是否写上了自己的名字及警示语,在某个教学环节教师站立的位置是否合适、点评是否精彩,学生的参与度如何……这些都会在每天上午和下午的反馈会上通报。

学校之事,必做于细,细节影响成败。(例崔其升一年至少听课1000节以上)

常规教学中如集体备课、课后小结在十多年前都认为这种方法好,十年过去了,真正把这些细小事情落实到位的又有多少呢?而杜郎口中学做到了,进入杜郎口中学教学楼一楼大厅内,每位老师一天的收获、反思、措施都在一块儿公开展示;每个学科教科室、年级组观摩课教师的优点、不足、建议每天都能看到;每天课间操全校各个年级出操、做操情况及时评优点谈不足。

任何教改历程,都经历由外力推动向内在需求的转轨过程,经历了由埋头苦干到有成就感的过程,经历了由辛苦到体验幸福的过程。

教师追求的方向应当是在课堂中幸福地生活,因为人生有限而课堂创意无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