扬州市梅岭中学 生红
多年来,给学生写评语似乎仅见于学生的学籍卡和学生手册,以及语文老师在学生作文中的眉批与尾批。数学老师在批改作业时,原来最常用的是“√”“×”,右上角打上一个分数,最后写两个字“更正”。近来为适应素质教育的需要,有些老师将批改程序改进为“√”“?”,右上角打上一个等级,最后写三个字“请更正”。改进后的批改作业法本人分析可能有以下好处,其一,“×”变为“?”,错是错了,给你点面子,或是留有余地,也许你的方法和结果与标准答案不一样,又怕埋没其创造性,所以以问号代之,也许你不对,也许我不对,也许我们都糊涂了,此法实在是一石三鸟。其二,分数变等级,这是估算法的实际应用,那么死心眼干吗,老师心里知道分数与等级之间的折算方法就行了。至于“更正”之前加个“请”字,这体现了当代教育的人本思想,更体现我们是礼仪之帮。我的分析,不是为了褒否谁,我只是想,改来改去,我们是否少搞些形式主义,探讨些深层次的东西。用现在一句时髦话,“讲点别的”。
数学老师在评价学生学习成绩,判断习题正误,比较学习差异方面,单纯的用“对”或“错”来评价学习思维,不但枯燥乏味,缺乏激励性,甚至,影响师生间思想、情感的交流,直接影响学生的学习情绪。如何改变当前这种单一方式?我认为利用评语也许能弥补这些不足。评语是批阅作业的一种方式,便于学生更清楚地了解自己作业的优缺点,还可以加强师生间的交流,促进学生各方面和谐统一的进步。将评语引入数学作业的批改中,批出其不足,肯定其成绩,调动学生的学习积极性,有很大的作用。以下几种方法值得我们借鉴。
一、利用评语指导方法
当学生作业中出现计算、观察、分析的错误时,可以利用评语进行方法性指导,让学生明白正确的解题思路。特别是在解应用题及利用简便方法计算的时候,学生对数量关系的理解不明确而产生的错误。这时,老师在边上写上那么几个字,如“先找准数量关系式”“采用逆推方法试试看”“第二步该干什么”“你的简便法的依据是什么呢?”等评语,实际是向学生提出思考的方法。学生在老师的指导下,自己改正、找错,从而真正明白掌握该类型的题目。此时,老师的几句话,就有“四两拔千斤”的功效。